2011年12月18日 星期日

申請表試填201112

1.

潛力點基本資料

1.1

國家

中華民國(臺灣)

1.2

縣市或地區

臺北縣

1.3

地圖上確切位置與地理座標

淡水紅毛城及其周遭歷史建築群位於淡水河下游北岸,大屯山群西側,隔河與觀音山相望。北緯約25°04'25°15';東經121°24'至東經121°29'

1.4

潛力點及其緩衝區邊界地圖及平面圖

1.5

潛力點及其緩衝區面積

淡水此一潛力點及其緩衝區居臺灣西北端,涵蓋範圍從淡水至竹圍,約與淡水鎮相當,東西長11.138公里,南北寬14.633公里,總面積為70.6565平方公里。

2.

闡述理由

2.1

潛力點重要性

淡水紅毛城及其週遭歷史建築群代表著兩種意義:

1.淡水紅毛城代表著16世紀西方重商資本主義下在東亞殖民歷史擴張的個案,此個案連結著西班牙人與荷蘭人藉著臺灣作為與中國及日本進行貿易的跳板。在西元1628年至西元1664年短暫的36年間,這個地方呈現的是流動的殖民擴張歷史,西班牙人與在與臺灣平埔族的原住民相互的爭執衝突下興建了淡水聖多明哥堡,之後荷蘭人驅離西班牙人後興建了淡水聖安東尼歐堡,此案例可彰顯當時歷史的特殊性。

2. 淡水紅毛城及其週遭歷史建築群代表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上半葉西方殖民主義擴張及加拿大基督教長老教會至東亞傳教融入漢人文化的案例:這段時期此區域有著外國人居留與通商的歷史,整個空間穩定的成長,相關的建築群包括為因應通商服務而出現的海關與洋行為處理洋務出現的淡水英國領事館,及基督教跨海傳教的加拿大宣教師的傳教、醫療、教育、住宿建築群與墓園。

2.2

比較評估

15世紀起,哥倫布、達伽瑪、麥哲倫、哈德遜、塔斯曼、庫克等探險家先後啟動海洋探險時代,當時歐洲幾個強權國家包括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法國、荷蘭紛紛在異地建立殖民地,出現融合在地文化與宗主國色彩的殖民城市。截至民國100年(2011)為止,根據UNESCO的資料統計,因為地理大發現成為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法國、荷蘭建立的殖民地被納為世界遺產的數量共計50,其中西班牙的占31,葡萄牙的占12,英國的占3,法國的占2,荷蘭的占2,若以各洲別來計算,美洲共計41處,非洲共計4處,亞洲共計4處,歐洲共計1處。

其中的亞洲4處,分別為:1.與西班牙殖民地有關的菲律賓維千古城(Historic Town of Vigan)。2.與葡萄牙殖民地相關的斯里蘭卡迦勒古鎮及堡壘(Old Town of Galle and its Fortifications)及中國澳門歷史中心(Historic Centre of Macao)。3.與英國殖民地相關的馬來西亞馬六甲海峽的歷史城市:馬六甲和喬治城(Melaka and George Town, Historic Cities of the Straits of Malacca)。茲就此四個案例進行分析

1.中國澳門歷史中心(Historic Centre of Macao

西元2005年列為文化遺產,獲選為世界遺產城市,此城區有中國完美保存的最古老的西洋建築、遠東最古老的燈塔,文藝復興時期的教堂、融合西洋工藝的中式大宅,見證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的碰撞,劃入遺產處共計大三巴牌坊等26處。

2.馬來西亞濱城及麻六甲(Melaka and George Town, Historic Cities of the Straits of Malacca

西元2008年列為文化遺產,喬治城是馬來西亞檳城州的首府,也是政治經濟發展的中心,保有豐富的華人移民文化,該地重要古蹟與街道都分布在市中心。馬六甲則是因為扼守馬六甲海峽的戰略位置,也吸引了西方國家如葡萄牙、荷蘭、英國的注意,西方國家在此地留下不少相關的遺跡。

3.菲律賓維千古城(Historic Town of Vigan

西元1999年列為文化遺產,主因是菲律賓少數保有完整西班牙建築遺跡的城鎮,展現出南歐風情,古街的二、三層樓房被菲國政府強制立法保護,呈現出東南亞首見的歐式城鎮感覺。

4. 斯里蘭卡迦勒古鎮及堡壘(Old Town of Galle and its Fortifications

於西元1988年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為自然形成的優良海港及卓越的海上戰略位置,成為航海大國兵家必爭之地。曾歷經葡萄牙、荷蘭及英國人統治,今日迦勒古鎮留下各色充滿殖民風情的建築,區內老房舍經過整修。

在與上述的世界遺產案例中,淡水紅毛城最大的優勢來自於具備不同世紀不同文化環境下所留下的建築與遺跡,並與中國漢人的文化相結合,產生出不同的文化特質。17世紀的淡水紅毛城代表著16世紀西方重商資本主義下在東亞殖民歷史擴張的個案,19世紀的紅毛城及其週遭歷史建築群代表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上半葉西方殖民主義擴張及加拿大基督教長老教會至東亞傳教融入漢人文化的案例。淡水的興起及轉變,與中國間的對渡貿易及淡水河的河運關係至深,配合山城河港的特色,層層疊疊與密密麻麻的各式建築,從河岸一直延伸到山坡上,包括紅毛城、洋行遺跡、教堂和學校建築群串聯了淡水整個殖民歷史,從西荷佔領、漢人墾拓、開港通商到日本統治,其獨具一格的特色,為臺灣其他城鎮所無,也與上述的遺產有差異性,具登錄成為世界遺產名錄的潛力。

2.3

選定的標準

2.3.1 符合世界文化遺產認定標準第二項展現每一時期重要人類價值觀的交替過程

淡水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人居住範圍,歷經漢人墾拓、開港通商、日治時期等不同發展,成為西洋文化進入臺灣的門戶,西方的宗教、建築、醫療、教育等,皆以淡水為起點擴散至臺灣各處。淡水歷史區有很特殊的建築形式,靠河岸之處是商業及運輸設施;行政與防禦設施居高地;教育與宗教設施設置於後方的山頂上,形塑特殊的聚落風格。

2.3.2符合世界文化遺產認定標準第六項具有傑出全球重要性事件的關連

淡水與歐洲傳教士、醫生、教育家、外交人員及商人有強烈的連結,在17世紀連結到西班牙人及荷蘭人在東亞的商業擴張,當時淡水紅毛城是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最北的一個防禦工事。在19世紀連結到西方人藉由與中國戰爭而能進行通商開港,淡水是這些歷史事件中的重要案例,實質證據來自於淡水地區呈現的殖民風格建築,包括學校、城堡、領事館、教會建築、墓地、教堂等形塑的空間樣貌。聚落與貿易港口的策略性地位,見證不同統治權力在殖民空間內的文化、技術與殖民主義的權力結構,尤其從淡水的外國人雜居區範圍(滬尾東至鼻仔頭丘麓起至布埔頭街東畔則至元吉街盡頭至外國墳山之後面則至英國領事館左近小溪更沿其流入河之處止或北或西有小曲折只南方即淡水河為界而滬尾街包在此內是為雜居地域),讓當時洋人與當地居民活動空間產生交融,也是先民不同生活態度與規範的有形記憶。

3.

狀況陳述

3.1

潛力點描述

3.1.1 自然地理景觀特色

淡水背倚大屯山,居臺北縣西北端,隔淡水河與八里相望,境內是由大屯火山陸續噴發,熔岩向四周流竄,形成一條條低緩的餘坡,在淡水境內分成五條如手指般的丘陵,直逼淡水河岸,具制高點的優勢,又由於淡水河沿岸的平地狹小,漢人的街市和洋人的教堂、學校便往山丘和谷地發展,形成富有變化的河港山城。

3.1.2 動物

淡水和竹圍間的區域是由水筆仔、彈塗魚、招潮蟹、水鳥等構成的典型河口生態系,據初步調查,淡水歷史建築群及其緩衝帶內之動物,主要棲息在紅樹林中,本區之動物族群中,以螃蟹最具特色。在竹圍紅樹林中,螃蟹有30多種。其中招潮蟹數量最多,外型也最奇特的彈塗魚,頭像青蛙,身體卻像鱔魚,除可在水中游泳,在泥灘上匍匐前進,也能夠彈跳,甚至會爬樹。每年春、秋兩季是水鳥遷移的季節,南來北往的候鳥在紅樹林休息、覓食,有些便留駐過冬。這些水鳥以鷺鷥類、鷸類為主。

3.1.3 植物

淡水為一河口生態系,在植物資源方面,因水質鹽度呈週期性變化,以水筆仔為主要樹種,水筆仔是紅樹科加藤樹屬的常綠喬木,基部膨大成板根,幹基又長出許多氣根成支持根,為胎生植物,具固土、防溯、護土等功能。也因此能克服困境,繁衍出越來越茂密的樹林,竹圍的河口沼澤地為世界最大的水筆仔純林,走進其中,尚可看見各種螃蟹、水鳥和彈塗魚棲息期間,是一處豐富的生態觀察教室。

3.1.4 人文史蹟

淡水地區目前有27處古蹟及歷史建築,從淡水捷運站至滬尾砲台短短一公里內,即涵蓋其中22處。沿海第一線是經商的海關、洋行及海防的碼頭、機場;之後山坡上有戍衛的紅毛城、滬尾砲台;海關行政的英國領事館、總稅務司官邸及馬偕故居等,最後面則是牛津理學堂、淡水女學校及婦學堂等教育中心,呈現出殖民時期不同勢力的分布。

一、紅毛城︰

(一)西班牙人與原住民爭執衝突下興建的淡水聖多明哥堡

約自西元1628年開始,西班牙人在淡水原住民聚落地構築防禦工事及要塞,並將聳立於今日淡水河口丘陵上的要塞名之為「聖特多明哥」(Santo Domingo)。

當時因缺乏石材,故防禦工事構築以木材為主,駐軍人員先將木椿深插入土,底部鋪上土石加以穩固,最後再以木椿環繞築成要塞,其築成時間在西元1629年荷蘭人在淡水海域探勘後。另外西班牙人除在淡水紅毛城位置建築一座要塞,並且在淡水河畔以木柵圍成城塞式的防禦工事,以保護船舶靠岸及上下補給的安全,城塞內有看似房舍的建物,可能為駐軍的宿舍、貨倉及火藥庫等。其要塞結構體為土牆圓堡,堡內有56間屋舍,周圍有木片籬笆,一旁架設大砲防禦。

西元1635年西班牙台灣殖民地長官阿隆索賈西亞羅美羅(Alonso Garcia Romero)在報告中描述,在他離開淡水的聖多明哥堡是由三座木造小稜堡及一座瞭望台所組成,外圍有木柵圍繞成的廣場,此三座木造小稜堡尚未組成三角形結構。在淡水要塞中設有專人看守的烽火台,主要功能作為偵察原住民的動態。但西元1636年發生原住民的叛變事件,許多西班牙人遭到殺害。要塞遭原住民縱火梵燬後,西班牙人決定以石材重建,但在要塞興建完成得以進駐之時,接獲菲律賓總督毀城撤軍命令,在幾經掙扎下,西班牙守軍梵燬了剛蓋好的石造城塞撤軍離去,西班牙統治淡水10年的短暫歷史也告結束。

(二)荷蘭人驅離西班牙人後興建的淡水聖安東尼歐堡

有關聖安東尼歐堡的修築,根據華特.海樂伯藍(Walter Hellebrand)的觀點,當時淡水紅毛城是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最北的一個防禦工事。

西元16428月荷蘭人擊敗西班牙,隨後佔領此城堡,並似乎以當時巴達維亞總督范.帝門(Anthonio van Diemen)之名重新命名,稱之為「狄緬(Diemen)堡」。

「狄緬堡」與今日紅毛城建築範圍不同,其範圍包括今日紅毛城及英國領事官邸,向河斜坡中間還有一座支援砲陣地的半月堡,此碉堡本身約略為方型,但在西北角靠近山丘的陡坡邊緣是圓弧形。當時城磐的四個角中半月形窗的(南)西角為「帝門」(Diemen);東北角為圓堡「瑪莉亞」(Den Burcht Maria)、南(東)角為「硫磺角」(Swaevelpunt),另一鈍角及半月門則未命新名。

此碉堡的第一位長官是來自荷蘭烏特勒支(Utrecht)的湯瑪士‧佩德爾(Thomas Pedel),他與一個六人議會奉命掌管此財產。碉堡內的大砲是從荷蘭人駛往淡水的船上搬運上岸的,製作碉堡的砲架和興建彈藥庫地窖所需的木材,由一艘被截獲的老舊中國戎克船上解下來的,此艘戎克船因非法載運硫磺而遭荷蘭人沒收。當時的碉堡內有71名守軍,其中包括9名廣安士兵(來自越南的交趾支那)。

「狄緬堡」內有一間崗亭,一些供長官、號兵、越南士兵、銲工、彈藥總管、商務員居住的房舍;一間彈藥庫地窖;以及若干存放商品和米的倉庫。他們並在碉堡四周以壕溝圍繞,並在壕溝內遍布金屬隔絕陷阱。另在碉堡所在山丘的山腳下,還有一間存放石灰的屋子、高級商務員的住宅,及幾間兵營,都由竹子蓋成。

西元16437月,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福爾摩莎的長官和議會終於決定要新建石頭城堡加以取代。在《巴達維亞日誌》中記載,西元1644年荷蘭人重新修築堡壘,稱此堡壘為「聖安東尼歐堡」(Fort Anthonio)。

西元16444月當時為了聖安東尼歐堡新建工程的進行,熱蘭遮城派了150名漢人,聖安東尼歐堡的磚則由當地生產,漢人磚匠為了這個目的,所以從熱蘭遮城奉派到淡水,所需的天然石塊和木材,是從拆解自雞籠西班牙城堡所運來的,石灰則是由魍港(今日嘉義縣布袋附近的蚊港村)運來。

新的安東尼堡主體座落在「狄緬堡」的位置,是當時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碉堡(VOC Redoubt)的一種,是該公司因地制宜將它在歐洲防禦工事的造法在海外加以運用,通常用來防禦來自當地敵人,而非歐洲敵人的攻擊。

此碉堡配備有七門砲,守軍通常為70人至80人,成為總部熱蘭遮城外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在福爾摩莎的第二個重要據點。

西元16451014日碉堡屋頂的射擊矮牆才剛完工,首度舉行的「北部年度地方會議」(Noordelijke Landdag)就在碉堡蔭涼處,他們邀集願意接受該公司保護的村落長老們來開會。當時村落長老們藉此向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表示忠誠,公司則贈以刻有VOC字樣的藤杖作為紀念。

西元1654年荷蘭人再修補聖安東尼歐堡,認為應把八角形的屋頂拿掉,並改成平台,用四角形石塊與石灰鋪上,而縫隙、龜裂部份用亞麻油石灰泥塗抹以防漏水。

西元1656年後荷蘭人在屋頂平臺搭建懸吊式的巡邏走道,以加強碉堡防禦。完工後兩個月他們便遭受到周邊村落的反叛攻擊。

西元1656年聖安東尼歐堡發生長官及高級商務員相繼高燒死亡,衛兵頻因染病而需有人代班。同時淡水當時來了第一位荷蘭傳教士,並在附近建學校,以荷蘭教本教導學童上課。

西元1657年碉堡遭受到包圍,最後熱蘭遮城派出一支240名士兵組成的主力部隊,前往淡水周邊掃蕩,才恢復秩序。

西元1661年荷艦抵淡水載運當地駐軍前往增援被鄭成功圍困的熱蘭遮城時,正值當地的原住民反抗,並燒燬了荷蘭公司的住宅及華工居住區,而荷蘭留守人員中部分者已死亡,其餘者多罹病,並遭原住民襲擊。自大員前往之荷人冒險地將守軍救出,並奉命將堡壘(可能即是聖安東尼歐堡)燒燬,並將大砲炸破後離去。

當時巴達維亞議會派船接應荷人,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最高階官員已不在聖安東尼歐堡,而在雞籠。這些官員在熱蘭遮城決定派兵馳援前一個月,已決定棄守這些碉堡,前往日本長崎出島的貿易站。自此,聖安東尼歐堡可能淪為廢墟。

(三)作為洋務處理的淡水英國領事館

同治5年(1866)英代理領事額勒格里(Willian Gregory)任內決定在淡水興建領事館,包括領事住宅、副領事住宅、領事補佐住宅、監牢、警衛宿舍等等,並由英工務部上海事務所技師柏士(Robert H. Boyce)負責規劃,並決定其敷地設在「舊荷蘭城堡」(今紅毛城)遺址。

同治6年(1867)英國政府與清國以「永代借地」方式取得舊荷蘭城堡與附近土地作為領事館與領事官邸敷地後。

同治7年(1868)英國領事館設置紅毛城內,紅毛城從軍事防禦城砦轉化成領事辦公地點,於清光緒3年(1877)辦公室完成整修工作。當時將西荷時期城堡一樓改建為四間牢房,二樓隔出東側二間房間的領事辦公室,以及西側兩間房間的武官宿舍。

光緒4年(1878)英國在淡水設正領事,於打狗設副領事,徹底將紅毛城改建。淡水英國領事以紅毛城二樓做為辦公室,將原穹窿隔為兩間,東室內側為領事辦公室設有壁爐,外側為會計辦公室,有大保險櫃及文件焚化爐,外室是幹事、助理領事及翻譯員辦公室,底層兩個西向穹窿利用磚牆隔了四個小牢房,外室保留較大的空間作為管理之用。

當時磚由廈門運來,牆外用北投石隔成兩大部份,南側為廚房、浴室及洗手間北側留做空院讓犯人放封用,牆高3.6公尺,牆頂鋪碎玻璃,除關本國人外,也「代關」外國人,主要關鬧事的水手,牢房有當時送食的小窗及窺孔。當時並增加垤堞,另建露台,於原65寸外壁塗煤脂,呈現紅色。

英國領事館於明治42年(1898)向總督府提出「紅毛城永久租借」,大正元年(1912)獲得同意。

1920年代至1930年代是淡水英國領事館充實建築設備及增改建附屬建築物的時期。大正10年(1921124日工務局主任建築技師J. T. Reavell提交工務局的備忘錄可知,當時上海事務所的建築技師L. Bradley為淡水英國領事館爭取19211922年度預算,用以裝設電燈及電扇設備,經過波折後,於大正11年(192222日完工。

昭和5年(1930)工務局上海事務所批准車庫的新建工程。

昭和6年(1931)淡水英國領事申請更新現代化的污水系統與熱水供應系統,至昭和7年(1932915日完工,共計花費342英鎊。

昭和9年(1934425日職員宿舍重建工程完工,總計用了390英磅。淡水英國領事館英國人使用至昭和15年(1942)太平洋戰爭,日本人以敵產接收。

民國37年(1948)英國重開淡水紅毛城領事館,恢復與中華民國領事業務。

民國39年(195015日中華民國主動宣佈與英國斷絕外交關係,16日英國承認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產生「英台領事關係」。

民國61年(19723月英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但英國人不放棄永代租約,將紅毛城委託澳大利亞代管。台、澳斷交後,委託美國代管。

民國68年(1979)台、美斷交後,管理單位變更為「美國在台協會」。

民國69年(19806月紅毛城移交給中華民國。民國72年(1983)紅毛城成為一級古蹟,重新開放後變成展示館。

二、淡水英國領事館官邸

清同治7年(1868)英國領事館設置紅毛城內,因為有領事居住的問題,所以有官邸的興建計畫。

興建時間為同治13年(18741111日,匠師聘自台灣本地,由英國財政部通過工務局上海事務所申請淡水領事館建築費2500磅,由當時工兵技佐馬歇爾(F. Marshal)督建,於光緒13年(1887)正式完工。當時的建築配置為三面圍繞的迴廊,有三個房間,分別為客廳、餐廳及廚房,但因為都是木製地板鋪成,室內一直很潮濕,並且通風不良,夏日悶熱。

光緒16年(1890),花費1500英磅整修,加蓋二樓臥房、更換木質地板等,光緒18年(1892)興建完成。

明治311898Boyce將馬歇爾設計但原未施工的寬達五米的東、西陽臺建成,使之成為三面陽臺,並改良後面衛生狀況不良的佣人宿舍。當時工程的特色是在英國領事官邸的半戶外陽台處採用「モ-ランド耐火床」的構法。

三、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小白宮)

淡水開港後,各國商船紛紛前來,同治元年(1861清廷派道員區天民到淡水設立海關掌管各項事務。目前位於淡水國中前之白色洋樓,是稅務司(英人 Howell)的宿舍,於光緒2年(1875開始興建,現今建物則為1930年代重建之結果,為西班牙白堊迴廊式建築,有獨立屋身,周圍有迴廊,紅磚為主要結構,建築物表面施以白灰,高臺基、斜屋頂、底部開氣窗,淡水居民稱其為「小白宮」。

四、偕醫館

偕叡理(George Leslie Mackay)牧師出生於英屬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牛津郡,同治11年(1872)乘輪船到達淡水,開始傳教工作。偕叡理牧師抵淡水後,在其所租寓所為人診療、供應西藥,當時民眾為瘧疾所苦,偕叡理牧師的奎寧水(特效藥大受歡迎,求診者與日俱增,同治12年(1873)便另租民房為診所,名為「滬尾醫館」。光緒5年(1879)偕叡理牧師獲一位同姓馬偕的美籍婦人捐款2,500美元資助,於今日淡水馬偕街建新診所,命名「滬尾偕醫館」以紀念馬偕女士義舉,此館在建築上表現出中西合璧特色,有中式閩南瓦的屋頂和西洋拱型門窗,現為縣定古蹟,是臺灣西醫之發祥地。

五、理學堂大書院(牛津學堂)

光緒6年(1880)年底,偕叡理牧師回到加拿大,應邀在各地演講,報告在臺灣宣教經歷。偕叡理牧師特別提議在淡水設立學校,以培養教會和社會所需人才,此事立刻獲得牛津郡居民的響應,捐錢讓他回台建校。偕叡理牧師回台後,在今淡水中學西側購置土地,由福建購入磚瓦建材,親自設計監工。光緒8年(18827月這座紅磚建築落成啟用,命名「理學堂大書院」,英文以Oxford College(牛津學堂)稱之,為的是紀念加拿大牛津郡鄉親的盛情美意。在建築上,處處顯現中西合璧的色彩,反映出當時的時代、社會背景。

六、滬尾教堂

偕叡理牧師於光緒2年(1875)購買滬尾教堂,大正4年(1915)第一次修建教堂,昭和7年(1932)第二次修建教堂。

七、宣教師宿舍:

光緒元年(1875129日華雅各牧師連同妻女抵達臺灣,並且母會在此時將資金寄來並囑託興建兩棟宣教師宿舍。偕叡理牧師遂在同治13年(187412月以六百大元,向吳姓三地主永租到海關總稅務司公署官邸旁的土地。

光緒元年(1875)由偕叡理牧師本人設計規劃此兩棟宣教師宿舍,由傳道助手嚴清華督工,請淡水泥水匠洪泉仔營造,同時華雅各牧師也有參與監造,建材由廈門購入,以北投石作壁材、地板挑高,高斜屋頂加開氣窗,安設煙囪與壁爐。

八、淡江中學

淡江中學創辦於大正3年(1914),原是基督教長老教會培養中學生的教會學校。其校園特色主要是由一系列殖民樣式的建築物所構成,至今仍維持百年來的風貌。校園內有:「淡水女學校」(Tamsui Girl's School1884)、「婦學堂」(Women's School1910)、「八角塔」、「馬偕墓園」、與「外僑墓園」等,都是極富歷史意義與藝術價值的建築,其中又以「八角塔」最為有名。八角塔完成於大正14年(1925),運用紅磚、臺灣瓦和釉花磚等臺灣地方性建材,在這座近似三合院的建築中,融合中西不同的表現手法,是日治初期傳教士設計的作品中極出色的一座。

3.2

歷史沿革

3.2.1 史前住民活動

淡水河下游及河口一帶,自然資源豐富,有平原及平緩的台地,適合人類居住。7,000年前,即有史前人類居住。今日淡水地區,至少曾有3群不同「文化性質」的人居住過,他們時代不同、分布地區不同、生活方式也有差異。1.大坌坑文化:聚落在公司田溪南岸的紅土台地上。聚落很小,大約只有30-50戶。他們大約在7,000年前左右,從大陸福建、廣東一帶,移民到北臺灣居住,以簡單的石斧、石鋤種植根莖類,採集植物和海邊的生物維生,並且以帶有繩紋和劃紋的陶罐、陶缽烹煮食物、運水及儲藏糧食。2.老崩山文化:在港子平、紅毛城、測候所附近皆曾發現他們的蹤跡。是大坌坑文化人的後裔,距今大約是4,500年前至2,500年前左右。生活方式和祖先類似。3.十三行文化:距今約2,000年前,是臺灣史前時代最晚期的「鐵器時代」的人類,在淡水鎮內只在馬偕護校旁與臺北市交界處的關渡遺址曾經發現。當時已有進步的冶鐵工藝,除大量種植穀物外,並狩獵、捕魚過著物質豐富的生活。

3.2.2 人文歷史活動

15世紀末,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英國人等為了追尋金、銀、香料及珍貴物品,在重商主義,積極尋求殖民地在宗教上,為了要解決新教、舊教的衝突,把戰線延伸到海外。

當時西班牙人在台灣雞籠和平島建立了聖薩爾瓦多城,並沿著北海岸擴展勢力,為了經濟物資補給的目的,於淡水興建了聖多明哥城,此地成為西班牙人拓展北臺疆域的邊緣。西班牙人被荷蘭人驅離後,荷蘭人興建聖安東尼歐城,當時是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最北的一個防禦工事而後荷蘭人被鄭成功驅離,淡水此處作為邊陲之地,僅有守將何佑駐兵在此。

清乾隆、道光時期,來自中國福建省的晉江、南安、惠安等三邑人以滬尾街的福佑宮一帶作為商貿據點,重建街則作為運送農產、山產作物的街道,米市街(今日的「清水街」)與下街(今日的「布埔頭」)作為米、布、雜貨等民生用品買賣的街道。此外,還有以祖籍地的重要廟宇形成的小型聚落,扮演著重要公共空間的角色。滬尾街慢慢隨著人口及經濟發展成為大型的聚落。

19世紀中葉淡水被迫開港,淡水的經濟角色從早期與大陸維持區域分工的關係,轉而被納入世界的貿易體系中。由於對外貿易及國際分工特性,淡水市街的空間結構轉變為洋人可自由進出的港口。當時淡水在清代是臺灣北部的重要出入港口,咸豐8年(1858)中國與英、法、美、俄訂定《天津條約》後,於咸豐 11年(1861)成為臺灣第一個對外開埠的口岸,居留的外國人主要為傳教士、商人、官吏。此時期陸續來淡水的洋人,逐漸填滿了當時淡水尚未發展的邊陲地帶,洋人的建築物主要靠近滬尾街兩端,包括西端砲台埔紅毛城一帶的荒地、沙灘地、墓地及東端的鼻仔頭。當時淡水的洋人可進行貿易、永居及暫住,清官方容許行為包括租貸民屋、行棧存貨、租地自行建屋、買屋、興建禮拜堂、醫館、救濟院、學房、墳塋等。

清官方在淡水最主要興建的設施是滬尾海關、海關總稅務司公署及淡水砲台,尤其是將淡水砲台防禦線推進到淡水河口一帶。

洋人則在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上半葉興建了淡水英國領事館、淡水英國領事館官邸、理學堂大書院、外僑墓園、馬偕墓園、海關總稅務司公署宿舍、偕醫館、馬偕教堂、馬偕故居、華雅各故居、牧師樓、姑娘樓、婦學堂、女生體育館、男生體育館、八角樓等。

日人據台後,根據淡水開港後洋人與清政府共同協定的永代借地關係,明治30年(1897424日臺灣總督府以漢文公布淡水「外國人雜居地」,其範圍由「滬尾東至鼻仔頭丘麓起至布埔頭街東畔則至元吉街盡頭至外國墳山之後面則至英國領事館左近小溪更沿其流入河之處止或北或西有小曲折只南方即淡水河為界而滬尾街包在此內是為雜居地域」,包括今日鼻仔頭、淡水市街、埔頂至北門鎖鑰以南靠近油車口的位置。

當時淡水市街與河岸的變化上,淡水街有市區改正工作,河岸稅關變為基隆的分署,稅關碼頭成為汽船與戎克船停泊處,龍目井段及烽火段有一千二百坪石炭堆積場,大稻埕的汽船停泊在公館口與福佑宮一帶,漁船則停留在福佑宮至鼻仔頭南岸小灣內一帶,在火車站河岸則為木材與石油會社私設的停泊場。

1920年代至1940年代間,因應日本政府的觀光政策及對淡水空間角色認知改變,淡水的「外國人雜居地」,尤其是埔頂,被塑造成異國情調的觀光旅遊地點,並融入了原有漢人所創造的傳統空間想像,形成了特殊的空間紛圍。

但是隨著日本殖民政策轉變,洋人勢力逐漸退出,這些空間於昭和16年(1941)後被日本人以敵產接收,由日本人管理,在教育上採用皇民化及軍事化的管理,並增設因應戰爭需要的空間。

綜上觀之,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當時埔頂一帶興建的主要建築物,包括英國領事館官邸、牛津理學堂、淡水女學堂、淡水中學、馬偕住宅、華雅各住宅、總稅務司公署官邸、海關秘書住宅、偕醫館、禮拜堂、洋人墓園、各國洋行、貨棧、倉庫等。至於在鼻仔頭一帶的建築物,初期為洋行倉庫,後期則因飛行場及飛行場出張所的興建,而有不同的空間特質。

3.3

潛力點最新紀錄及記載日期

2000年文建會在匯集多方意見之後,選出國內十一處世界遺產潛力點。其中淡水紅毛城及周邊歷史建築群即為人文遺產潛力點之一。

200911月的統計,淡水地區已經通過文化資產保存法所指定的古蹟有二十六處,歷史建築二處。(表3.3.1:新北市古蹟一覽表)(表3.3.2:新北市歷史建築一覽表)

3.4

保護潛力點的現況

3.4.1:淡水古蹟現況與執行策略表

3.5

政策與計畫

3.5.1文化資產保存法中有關於周邊景觀的規範

依據9425日修訂通過之「文化資產保存法」第33條規定:「為維護古蹟並保全其環境景觀,主管機關得會同有關機關擬具古蹟保存計畫後,依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或國家公園法等有關規定,編定、劃定或變更為古蹟保存用地或保存區、其他使用用地或分區,並依本法相關規定予以保存維護」,在史蹟據點及其週遭地區,可以針對空地比、容積率、基地內前後側之深度、寬度、建築物之形貌、高度、色彩及有關交通、景觀等事項,得依實際情況為必要規定及採取獎勵措施。

3.5.2都市設計審議機制的規範

關於淡水地區之都市計畫措施方面,已於2006101日全面納入臺北縣都市設計審議管制範圍,未來古蹟據點的維護保存與活化將直接受到都市設計的影響或管制。相關工作包括以下項目。

1.跨局處及相關法令的整合機制:由於史蹟保存與都市設計工作牽涉了城鄉局、文化局以及淡水古蹟博物館等不同行政單位,實有必要建立「跨局處及相關法令的整合機制」。因此,透過擬定本綱要計畫的過程,來整合各單位的意見,並完備必要的行政法源依據(如文資法與都市計畫相關法令等等),以取得文化資產保護與都市發展之間的平衡。

2.史蹟景觀區之設計準則擬訂:此一部份指的是以史蹟據點為核心,向外擴及至同一環境脈絡內的聚落街區、人文與自然地景、以及具潛力之建築或設施等等,對其週遭地區的管制範圍進行指認,並提出管制項目與細節(如使用強度、空地比、建築高度法線、材質與顏色、容積移轉機制)。

3.都市設計審議之設計準則擬訂:除了史蹟據點之外,對於全域性都市環境整備工作上,將進一步確認都市空間的發展架構,同時扣合文化資產的保存計畫內容,指認出具樞紐或串連價值的公共空間,並提列設計準則,這其中可能包含了區域範圍內之設施物、街道、街角空間與廟埕廣場等等特色空間的風貌景觀改善、維護、塑造等實質工作,並作為區域性文化資產保存及活化計畫賴以憑藉的環境基礎。

4.引入「都市更新基金」的可行性評估:評估現階段「都市更新基金」推動舊市街區的規劃與再造機制的可行性(例如適當地補助或獎勵規劃設計費用),以及現行法令管制上如何支持與落實淡水舊市街區的歷史環境整備及活化工作。

3.5.3淡水古蹟博物館對於淡水地區古蹟與歷史保存的經營專責機構。

(一)保存、維護及管理淡水現有二十八處古蹟與歷史建築。

(二)繼續調查指定或登錄具保存價值之古蹟或歷史建築。

(三) 規劃古蹟多樣貌的再利用計畫,同時營造有品質之古蹟空間。

(四)辦理各項活動,提供民眾親近古蹟的機會,充分發揮古蹟保存的價值與意義。

(五)串聯淡水古蹟建築群、現有觀光空間,發展一個提供知性、藝術型深度觀光旅遊的文化園地。

(六)結合教育,建構文化、古蹟保存的價值與方法,傳承見證歷史人文的脈絡。

3.5.4「區域型文化資產環境保存及活化計畫」

文建會於2006年提出「區域型文化資產環境保存及活化計畫」,淡水接受補助提出「淡水區域型文化資產環境保存及活化計畫」主要目標為「針對淡水古蹟、歷史建築、傳統聚落、舊城區、歷史街道等場域(site)環境,進行完整性之保存維護」。歷史資產與整體環境的脈絡關係,原本就是文化資產論述的基本課題,然而在實際推動時,仍然面對許多來自真實世界以及專業實踐的困境,本計畫由中央輔導、補助各縣市政府推動區域型文化資產保存及活化的工作,不僅彰顯區域環境作為討論文化資產、活化經營的基礎之必要性,更大的意義在於促成政府民間資源的橫向聯繫,這是真實操作的過程中十分關鍵的先決條件,換言之,不論是在空間架構、歷史深度、社會資源各個面向,都應以區域性的觀點進行改善、整合與發展。

4.

管理

4.1

所有權(表4.1.1.淡水古蹟面積與所有權表)


4.2

法律地位

文化資產保存法對於一般開發行為有強制性的規範,都市設計審議為地方政府的法令,有相關配套機制得以達成歷史風貌維護之目標。

4.3

保護措施及執行方式

依據文化資產保存的相關規定以及建築管理等等法令進行管理。並以都市設計審議機制事先規範周邊建築開發狀況。

4.4

管理機關及管理措施

中華民國文化建設委員會(中華民國,臺北市)

臺北縣政府文化局(中華民國,新北市)

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中華民國,新北市淡水鎮)

4.5

潛力點的各項管理計畫

4.5.1上位計畫

一、潛力點周邊及緩衝區整體發展行動計畫

由縣政府就整個區域發展,制定上位計畫包括︰願景計畫、整合計畫、建設計畫、管制計畫、交通計畫及跨局室之行動計畫。

二、以分區域管理理念所架構的區域型發展計畫

不同時期發展出的空間區塊連成一個地方的敘事,恰好構築與描繪淡水地區的空間形貌與生活圖像,並由「活化保存」的觀點開始,透過在地網絡的串連,讓在地居民理解淡水的區域圖像,進而內化為地方認同與地方知識,建構在地的「文化生活地圖」,最終逐漸形成區域保存的架構,與地方生活、與各種經營、管制機制進行整併;另一方面,區域保存的概念,若與觀光、行銷、環境教育等媒介再現結合,亦可讓外來者容易掌握與品味淡水的自然人文環境。

4.5.2行動計畫

一、制定淡水古蹟園區中、長程計畫

以淡水古蹟博物館為主體的管理機制,對潛力點及其週邊歷史建築群訂定園區整體管理發展計畫,並依長程、中程及短程計畫分階段執行,落實在地管理的效益。

二、各項管理維護及活化計畫

園區所有公有空間訂定使用、借用及拍攝辦法,並確實依法執行。另配合活化機制,訂有委外招商計畫、活動推廣計畫及行銷計畫,讓軟硬體計畫併行,期有效管理並活化潛力點及周邊歷史建築群的價值。

4.6

資金來源及分配方式

淡水紅毛城及周邊歷史建築群之經費來源有︰上級補助款、縣市政府編列預算,私人團體或機關捐贈。

4.6.1研究調查及硬體修繕

古蹟主體的修繕,依指定類別及縣市政府財力的好壞,大部分都由文建會補助,而各歷史空間的調查研究及再利用計畫亦由文建會補助辦理。

4.6.2管理維護及教育推廣

潛力點的管理維護經費,全額由縣市政府編列預算部分爭取上級單位補助,主要支應人事費、環境清潔維護、小額修繕、各項保險及教育推廣等活動及行銷費用。

4.7

旅遊設施及旅客統計

4.7.1旅遊設施

本區於淡水紅毛城、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小白宮)、滬尾砲台、淡水漁人碼頭及淡水金色水岸設有管理中心,並於淡水捷運站設置遊客服務中心,提供服務有︰1.遊憩資訊之諮詢、建議、檢舉、申請及有關事項及法令解答。2.電腦導覽系統查詢3.解說導覽的申請及義務解說。4.紀念品及飲料的販售等。

另外,在淡水古蹟園區內的服務設施有影帶簡介、展示室、遊客中心、休閒區及步道、路標及解說牌、廁所及緊急意外庇護空間等服務的設施。

4.7.2旅客統計

本遊客統計依交通部觀光局各年各景點遊客數作為基準,並以淡水紅毛城、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小白宮)、滬尾砲台、淡水漁人碼頭、淡水金色水岸之遊客數為年度總人次的基數。下表為19982008年遊淡水的遊客數,2009年資訊觀光局尚無資料顯示。

19982008遊客到訪淡水人數統計(單位︰人)

年度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遊客人數

536,249

546,253

572,065

513,568

404,077

977,228

年度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遊客人數

5,000,506

4,780,204

4,771,245

4,373,634

5,817,515

尚未有資料

(資料來源:交通部觀光局各年各景點到訪人數統計數字。)

從數字顯示淡水紅毛城及其週遭歷史建築群,也就是潛力點及其緩衝區,從2004年起,每年有四、五百萬遊客蒞臨參訪,在有限的土地及淡水只有13萬人口來看,觀光客的人數對觀光品質及周邊環境,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4.8

潛力點管理計畫和目標

管理對象主要包括潛力點核心區範圍內古蹟周邊都市發展與觀光發展的衝擊,配合都市計畫之歷史風貌特定區的畫設,縣政府城鄉局可以藉由都市設計審議機制進行環境品質的把關工作,以維護整體的環境品質。

5.

影響因素

5.1

開發壓力

由於觀光的需求及建商炒地皮的影響,從竹圍沿登輝大道兩旁,大樓增相新建,高聳的樓不只改變了淡水的天空,山坡地的濫砍濫伐,使淡水河岸的地景在停滯三十多年後,有了驚天動地變化。其中主要與淡水在1980年以來,被納入臺北都會區,作為都會區臥室與休閒據點有關。近年來,淡水地區特別是郊野山坡地上大量開發,一方面嚴重摧毀了小鎮周遭的自然生態與歷史風貌;另一方面也產生無數量體突兀的高層市區「景觀公寓」與山坡地「別墅大樓」,例如:海景園中園、丹霞灣、來來凱悅、牛津大學城、山海大地、宏國海天、新天母大廈等,不勝枚舉。另一方面大量觀光客湧入,使得淡水也以一些新的享樂文化的娛悅面貌出現,徹底改變了小鎮過去靜謚的氣氛。這些新的觀光餐飲,例如:海中天、翠園、肯德基、麥當勞等飲食業沿河矗立,徹底改變了河岸的地景。河岸已從前一陣的社區休憩空間轉變成一個觀光客群集的地點。總之,淡水現今駭人的地景,具體地呈現了這個階段來自都會區之壟斷,資本與品味對小鎮的支配性。


5.2

環境壓力

體驗到由海洋進入淡水河沿岸城鎮的 「接近」(Approach)景觀,左岸層層重疊的大屯山支脈山崗綿延入海,在反應地理形勢的山城港市空間中分佈著諸多歷史事件過往所遺留下來的場景,散發著淡水的獨特風貌。

但是如今所見與清朝郁永河到臺灣尋找硫磺時的景像已大不相同;錯落突出於城鎮天空線的高層建築使得原本衛戌於崗頭上的紅毛城身影逐漸模糊,那些巨大的建築形體打亂了原本承載綿密生活的傳統聚落形貌。而獨一無二的魚形彩繪的淡水漁船在這次抗爭活動之後也將慢慢成為淡水河面上的絕響;望著落日的方向,隱約看到淡江大橋橫切落日身影而過?

隨著海上航運的消頹以及陸路交通的便利,來去淡水的接近方式改變了。因為都市地理配置的空間關係,淡水相對於臺北都會而成為其居住與休閒的處所,也因此成為都會區土地炒作的重要基地,造成其地景上重大的改變。而這些改變正是今日從臺北進入淡水的主要景觀感受,由大度路直奔,只見關渡山頭遍佈著聳立的高層建築,穿過擁擠的竹圍市街,早期沿路伴隨前進的觀音山與淡水河景已被捷運隄防所圍住,「登輝大道」入口意象被林立的大樓與閃爍霓虹燈及背後的大型違建所塑造,沿著登輝大道而上,切過「五虎崗」的高架路二側散落各種大型違章以及各式的休閒空間。

順著舊路前行,爬升穿過第一公墓(已遷走,改為運動公園)即進入擁擠的淡水「車頭廣場」,以舊淡水街為發展核心的市鎮即從此開始。車頭廣場周邊即是淡水目前的主要商業及轉運中心,由此發散出去形成英專路與清水街的逛選商業區以及中山路的大型商店聚集的景況,並且隨著捷運開通,外來的大量觀光客也將藉此進入淡水舊街與河邊風景區。頗具特色的淡水舊街道空間就分布在中山路與淡水河之間的街廓中,其中尚存留許多傳統之文化空間,偶而引起有心人的駐足。

舊街區的西側舊稱「租界」分布許多異國風格的建築與空間,而且保存完整。其活動範圍就停留在紅毛城所在的山頭以及其下臨河邊分布的洋行海關(今已不在)等等;到了隄防邊感受到陣陣的海風。淡水市鎮中心就分布在前後二個山崗與淡水河之間的腹地上,其發展受到限制,但也因此形成其特殊的街道空間特色。另外,就市街空間結構而言,觀音山及淡水河的朝向早已成為市街空間的主要指認的空間辨識系統;正可以視為整個市街活動的最佳背景。

通過隄防,穿過「北門鎖鑰」古砲臺所在的山崗,油車口也是一個發跡甚早的聚落。再往河口則是建構在過去清法戰爭遺留下城岸遺趾的沙崙重畫區。近年來,房地產狂飆及容積率限制前的搶建風潮導致一棟棟量體巨大突兀的高層市區『景觀大樓』不斷出現。淡水的空間地景正被這些外力侵蝕、改變。

5.3

自然災害壓力

臺灣每年的颱風及頻繁的地震,從山上沖刷而下的沙石都讓淡水的自然景觀及環境遭遇極大的壓力及挑戰。

1920年,淡水河運一方面因河道日益淤塞,同時港埠功能被基隆港取而代之,因此失去了作為臺灣第一大港的主導地位。

1983年淡水大颱風,渡船頭西側原殖民地時期所建造的石岸碼頭受到嚴重的損毀,鎮公所將之填築混凝土,覆蓋成現在的河堤,淡水港曾經作為北臺灣第一大港的歷史就再也不見天日。1987年之後鎮公所再陸續填築漁市場到北港塘附近的河岸淤積地,成為今天的沿河道路。這條新的沿河道路寬度約八公尺,臨河岸增加了人行步道,但是相對卻也減少了淡水河流域的寬度。

5.4

旅遊壓力

近二十年來,由於臺北都會急速發展,小鎮和臺北的連繫更加緊密,到淡水的遊客就快速增加起來。這一帶河岸空間遂變成了都會區假日旅遊的一個重要據點,每逢假日就有大量觀光客湧入,除了少數的尋幽訪勝的人外,也沒有多少遊客注意這個小鎮有過一段光榮過去。河岸空間的填築正好趕上臺灣的觀光熱潮,淡水的山水勝景在媒體不斷的報導中,成為臺北都會區重要的旅遊地點,甚至臺北縣的綜合發展計畫也將淡水定位為都會區的遊憩功能。

捷運中和線通車當天,在捷運車上廣播說:「各位到淡水的乘客,請在前幾站下車,因為,淡水站下車的人數過多,擠不出去,出不了站!」捷運的通車也為淡水帶來了大批的遊客,淡水作為觀光城鎮的功能,隨著捷運通車之後,更為快速的發展。

也就是說,十幾年來的淡水河岸並未曾因為觀光發展而建設,或是提供適當的設施空間以服務觀光人潮;更可以說,淡水並沒有準備好來迎接捷運通車。另一方面,河岸空間劇烈改變,也沒有針對新的生活需要所進行的規劃。於是最足以代表淡水的河岸空間的文化經驗淹沒在諸多破壞性行為下。對於因為山水景緻而選擇定居淡水的人及原來的好山好水而言,這是夢靨的開始!

5.5

潛力點緩衝帶居民狀況

緩衝帶主要包括淡水都市計劃、竹圍地區都市計畫、沙崙重劃區與淡海新市鎮第一期開發區;這些區域有密集的都市居住人口,主要是以臺北都會區為主要的活動範圍。另外在這些市街區之外主要為早期的散村,目前仍有居住分布。

6.

監測

建置一個完善的監測系統以定期監測歷史建築主體及結構的安全,周邊風貌的改變,旅遊活動對歷史建築的衝擊,對歷史空間內自然生態的影響,這些監測工作是衡量淡水紅毛城及周邊歷史建築群等文化資產保護的重要基礎工作。

6.1

保護狀況的衡量指標

6.1.1古蹟及歷史建築主體保存、維護與再利用

潛力點「淡水紅毛城及歷史建築群」,整個遺產範圍包含了21處具不同年代、不同建築形式且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空間,其衡量指標首重於古蹟建築主體結構的安全,建築外觀的保存及空間活化的機制。其中空間所具的歷史性及空間在該年代所有的風貌保存都是衡量的重要指標。

6.1.2歷史空間的自然生態保存與維護

歷史空間內原生植物的調查、保護與復育是另一重要的衡量指標,尤其淡水紅毛城周邊歷史建築群空間內的自然生態,包含水岸生物(紅樹林保護區)、一般沿海生態、山坡生態及隸屬陽明山與大屯山系的生態樣貌,是一多樣性生態的環境,因此自然生態的保存與維護更為衡量的指標。

6.1.3歷史及文化藝術的傳承與保護

潛力點「淡水紅毛城及歷史建築群」,曾經歷了多國文化的洗禮,不只見證了大航海時代、西荷時代、清朝及日本的統治,由於通商口岸的開放,在英國的主導下,來往船隻、貿易,讓淡水更成為海關業務的先驅,其中建築藝術與生活文化的經典,更塑造本區在人文風貌的特殊。因此,對於豐富背景下,在地多元藝術與技藝的傳承,亦為本區衡量的指標。

6.2

潛力點監測的行政安排

八十九年文建會在匯集多方意見之後,選出國內十一處世界遺產潛力點。其中淡水紅毛城及周邊歷史建築群即為人文遺產潛力點之一。有鑑於此,臺北縣政府為了努力於古蹟的保存、維護、再生及世界遺產資料的收集等方向,並希望結合社區總體營造的力量,來營造文化產業發展的新氣象,因此成立「淡水古蹟博物館」以便管理及經營淡水紅毛城及周遭歷史建築群。

博物館設有館長、秘書及教育推廣組、營運管理組及行政組三組,對已修繕完竣開放的古蹟點如淡水紅毛城、滬尾砲台、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嘉士洋行倉庫設有執行秘書及專職管理人員,而尚未修復的每一處古蹟皆安排人員定時巡視及記錄,對於私有古蹟的管理與主體的監測,除了提供諮詢與成長課程之外,博物館並交付館員以專人定時定點的檢視,以監測環境級古蹟主體的改變或損壞。另外,私有古蹟所有權人組成私有古蹟聯盟,針對私有古蹟所面對的問題與風貌的保存,進行交流與研擬對策,共同為前力點內的歷史建築群盡心盡力。

6.3

前堪查結論

6.3.1「埔頂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之推動

現今淡水市區,大概僅留埔頂的發展是破壞程度最少,仍可看出山城風貌的地區。此地區仍保留大片的綠樹,在綠樹層層遮蔽下,可看出有數棟建築優雅的佇立在山崗。前段部分,地形地貌已被破壞甚為嚴重,每棟建築物為了要爭取露臉的機會而拼命長高,都市空間感已不像以前那麼的緊密,生活空間已被商業空間分離,後段山崗則尚保留十幾年前的地形地貌,又存在有豐富的歷史建築。所以,如何能夠持續保護這塊難得的綠色土地,一方面保有現在的生活空間,一方面使其開發建設是在控制之下有秩序的發展與綠色路徑相結合,創造舒適的生活品質,對淡水來說,實應設法予以保護,所以訂定都市空間發展管理規範是迫切需要的。

6.3.2設置淡江中學紀念園區並保存園區內的建築及風貌

「來淡水,而能進去淡江中學走走!」似乎是一般人的期望;當然淡江中學不只是對於外來人的吸引,更是念過淡江中學的淡水人的心中的故鄉的具體景象(黃瑞茂,1997a)。一些熟識的成長於淡水的友人中,大多以念淡江中學為其榮譽,此情感的建構,一部份是「故鄉」淡水的成長世界(是空間的),更大的感動便來自淡江中學經由「時間」的沈澱而成為市鎮居民心中的超越世俗之深沈認知情感的「感覺結構」(feeling of structure),這是其他地方所少見的。淡江中學更積極於投入發展在地文史的經營,近年來校園開放提供進行完花參訪,更進一步整修「婦學堂」作為校史館,並將校門口一部分經營成為「紀念園區」成為埔頂的重要景點。將來計畫繼續整修「女子學校」將成為未來週休二日的「寒暑學校」等等。在這些民間所推動的歷史空間活化的展開下,充實了淡水埔頂地區的文化參訪功能,逐漸與淡水整體之觀光連結起來。

6.3.3落實都市計劃通盤檢討

(一)劃設「歷史風貌特定區」進入都市設計審議

都市計畫法第三章「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該章自第32條至40條條文所規定事項,依第32條條文:「都市計畫得劃定住宅、商業、工業等使用區,並得視實際情況劃定其他使用區或特定專用區。前項各使用區得視實際需要再予劃分,分別予以不同程度之使用管制。」及其同法第39條:「對於都市計畫各使用及特定專用區內之土地及建築物之使用,基地面積或基地內應保留空地之比率、容積率、基地內前後側院之深度及寬度、停車場及建築物之高度,以及有關交通、景觀或防火等事項,省(市)政府得依據地方實際情況,於本法施行細則中作必要之規定。」暨第40條:「都市計畫經發布實施後,應依建築法之規定,實施建築管理。」等,是依據目前都市計畫實施架構下,都市設計之基本法令依據。

藉由通盤檢討之機會建議將整個埔頂地區劃為「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納入臺北縣都市設計管制機制中。建議範圍包括,。其中有「紅毛城」、「淡水滬尾砲台」、「理學堂大書院」、「馬偕墓園」等古蹟保存區。土地權屬除中正東路上的私有住宅區之外,大部分為大宗之土地,包括學校(淡水國中、文化國小、淡江中學與真理大學)、機關(血清實驗所與海軍劇校)、大型公園綠地(高爾夫球場與忠烈祠)以及港滬區。

(二)執行機制建議

範圍內的所有建築與都市營建構造物均需要送縣都市設計委

員會審查。審查項目包括下列諸項;

1.劃定從海上觀察埔頂地區的天際線管制線,以維持其地景風貌;

建議依地形分三層進行管制建築高度與開發規模,各層建築高度

勿超過歷史建築的高度。並且保障各層地形上的眺望視野,包

括,中正東路的建築開發高度不得超過而遮蔽馬偕街沿線的視野

景觀,紅毛城空地上的眺望景觀視野。

2.範圍內的建築形式,包括建築高度、材料色澤、綠覆率、空地

留設等,以維持整體景觀的質感。

3.範圍內公有土地的開發管制,配合土地使用的調整,範圍內的

公有土地建議挪作為文化與遊憩功能使用;包括「小白宮」東側

財政部土地以及沿岸劃為港滬用地的公有土地。以共同塑造地區

的風貌。

4.血清實驗所西側的住宅用地劃為綠地,以維持整體感。

5.因為馬偕街上的「偕醫館」與「教堂」已指定為縣定古蹟,建

議包括馬偕街街道空間均劃為保存區。

6.中正東路以北,紅毛城東側的山坡地坡度超過30﹪部分應劃為

保護區,限制建築行為。

7.

文獻資料

7.1

照片、 幻燈片或影片

古今照片至少千張,古今地圖約50張,影片 卷及古蹟建築 18 處的建築影像數位典藏。

7.2

文獻目錄

7.3

文獻、檔案及目錄存放地址

新北市政府,地址︰新北市板橋市中山路一段16128樓。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地址︰淡水區中正路281號。

淡水區公所,地址︰淡水區中正路65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