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8日 星期日

傳統表演藝術

1. 北管團

北管戲大約在清乾隆、嘉慶年間傳入台灣,又被稱作「亂彈戲」,清末以北管戲最為風行,是台灣傳統戲曲的劇種之一;而在民國四十、五十年間歌仔戲成為廟會活動的主流之後,北管戲就逐漸淡出儀式戲劇的舞台,活動地點改以業餘的展演場所為主;北管戲雖淡出儀式戲劇的舞台,但是由於後場可單獨排場演出,使北管樂至今依舊在廟會陣頭、道士儀式與排場等方式存在於現代社會;淡水地區的北管團體,從日治時期到戰後曾經有清平社、清籁社、義興社、三樂社、巧聖先師宮的魯班團等,其中魯班團較為特殊,是由木匠組團,並請子弟先生教後場,在民國八十年代逐漸改為獅陣,並改名為「魯班獅」,其他的北管團體則陸續因各種原因而解散,目前存在的北管團體則有淡水南北軒、淡水和義軒、沙崙保安社以及在山區由長者組成的社團,出陣的時機則大多是婚喪喜慶的場合和廟會慶典遶境、進香等。

2. 南管團

南管又稱做「絃管」,歷史久遠,一般來說保有許多唐宋時期的音樂特色,絃管音樂一直被保留在福建閩南地區,以泉州為重心,並傳播到東南亞以及台灣等地;而南管戲有許多的身段與動作來自模擬傀儡戲,劇目豐富,以泉州話演唱又稱做「泉腔」;清代早期隨移民流傳到台灣,日治時期的淡水地區曾經有「清弦閣」此一南管團體,早期的團員逝世後即散團,目前淡水當地的南管團為著名的漢唐樂府,但是此團以國際性的大型表演為主,很少在淡水活動;其他則是學校組成的社團,而傳統自發性的南管團目前在淡水則已消失。

3. 龍獅陣頭

傳統民間社會,各項節日與迎神賽會中舞獅的表演是相當普遍的,因為除了娛神、娛人之外,也有習武強身、溝通交誼等功用,主要是因為舊時治安險惡、盜匪橫行,鄉民就組織獅團來健身自娛,並且融合武術以求在面臨緊急狀況時能有所作用,並且在自尊心的驅使下,凝聚鄉里間的向心力,以及藉由舞獅祥瑞的意象將對於生存保障的一種情感寄託與安慰;淡水地區的獅陣相當的多,大約可以分成三種類型,第一種是由地方子弟組成附屬宮廟鄰里的獅團,例如:平安師、魯班獅等,第二種是由民間自組,不屬於宮廟的表演藝術團體,例如:天將民俗技藝館;第三種則是由武術館組成的獅陣,例如:忠義堂、大和國術館,其他則例如學校團體;早期淡水地區的獅陣相當多,只要是男孩子都會加入獅團,並沒有黑道色彩,但是近年來的淡水龍獅團除了武術館附屬獅陣和天將館之外,大多是黑道色彩的青年在活動,有時表演是外調團體,整體上產生質變,不同於以往單純聚會聯繫感情的龍獅陣團。

「平安獅」、「新興獅」、「保安獅」、「清水龍」為淡水龍獅陣四大社團,早期成立多為地方子弟發起,後來漸漸由年輕角頭管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