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8日 星期日

紅毛城及其周遭歷史建築群符合之認定標準

淡水自古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居住範圍,漢人進入台灣開墾之後,也是漢人移民的據點,成為漢人進入台灣北部開墾的起點之一;在歷經漢人墾拓、西班牙人的短暫統治、中法戰爭、開港通商、日治時期等階段,是西洋文化進入台灣的門戶之一,而西方的宗教、建築、醫療、教育等,皆以淡水為起點擴散至台灣各處,其中以建築與人的活動最為影響深遠。紅毛城及其周遭歷史建築群核心區有很特殊的建築群分布形式,沿河岸直至出海口是商業及運輸設施,以及各家的洋行或倉庫;行政機構與防禦設施則設置於隱蔽性佳、視野良好的高地;教育與宗教設施則設置在防禦設施後方的山頂上,依山勢興建,配合教育與宣教的需要陸續興築,形成特殊的建築群風格,這些建築物採用了在地的建材(紅磚、石材、木料等等),聘僱當地居民建造,在建築技術的交流上及因地制宜的建材選用上,充分展現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成果,符合世界文化遺產第二項認定標準。

淡水的發展與傳教士、醫生、教育家、外交人員及商人有強烈的連結,其中的實質證據是淡水地區呈現的殖民風格建築,包括學校、教堂、城堡、領事館、歐僑富商、本地富商所形塑出的都市形體。同時具有聚落與貿易港口的策略性地位,見證不同的統治權力在外地作出影響世界的決定,同時也影響了淡水區居民的思考、信仰及傳統,尤其是基督教信仰自馬偕博士開始進入淡水進行宣教工作,同時在進行宗教建築的建築時聘僱當地的工匠進行相關的工程,促進了營建技術的交流,對於往後漢人興建宅第等建築時,得以參考西方的營建技術。特別是歐洲人與當地居民的活動空間形成明顯的區隔所呈現出的都市風格,進入日治時期之後依舊延續此一現象,也是先民與外族在不同生活態度上與生活規範所遺留下的有形記憶;這些在信仰、傳統觀念及營建技術上的轉變,隨著大航海時代的歷史進程、歐美國家向東方發展、基督教的宣教,直到日本的近代化,都與近代史有密切的關聯。與第二項規定相互參照之後,淡水紅毛城及其周遭歷史建築群亦符合世界文化遺產第六項認定標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